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5216627397447874&wfr=spider&for=pc"
新浪財經發布時間:20-12-0513:49新浪財經官方帳號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單美琪 孟俊蓮 北京報道12月4日,央行網站顯示,受理了樸道征信有限公司(籌)的個人征信業務申請。據悉,樸道征信注冊地在北京市朝陽區,業務范圍為個人征信業務,注冊資本10億元。圖片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官網據央行公示的信息,樸道征信主要股東為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京東數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小米電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聚信優享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比例分別為35%、25%、17.5%、17.5%和5%。根據擬任職董監高人員名單,該公司的董事長為趙以邗,系央行征信中心副主任;董事共有四位是分別來自北京金控集團、京東數科、小米和曠視科技的王磊、程建波、曹子瑋和趙立威;監事為許凌、徐河軍、劉黎、周澤宇。目前我國最大的個人征信機構為中國人民銀行個人征信系統。截至2019年底,央行征信系統收錄10.2億自然人、2834.1萬戶企業和其他組織的信息,規模已位居世界前列。2015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下發《關于做好個人征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三年后,百行征信拿到央行頒發的首張個人征信牌照;同年8月,央行公布了包括芝麻信用、騰訊征信、前海征信等在內的八家個人征信首批試點機構,但在準備開展個人征信業務之際遭逢互聯網金融整頓,至此牌照遲遲未有著落。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2月初,央行披露了首張設立經營個人征信業務的機構許可信息公示表。公示表顯示,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申請設立個人征信機構已獲得許可,個人征信牌照有效期為3年,有效期為2021年1月31日。在其揭牌儀式上,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表示,百行征信的開業運營,有利于貫徹執行征信監管規則和信息主體權益保護要求,促進征信行業規范健康發展。同時也有利于形成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的有效補充,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推動金融業規范健康發展。自此,百行征信成為在央行主導下,由8家市場機構與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共同發起組建的市場化的首個個人征信機構。股東具體包括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持股36%,芝麻信用、騰訊征信、深圳前海征信、鵬元征信、中誠信征信、考拉征信、中智誠征信、北京華道征信各持股8%。而首張個人征信牌照放開之后,央行也于2019年發布《經營個人征信業務的征信機構審批事項服務指南》對審批依據、受理機構、申請條件、禁止性要求等做了詳細披露。彼時,業界認為央行此舉意味著個人征信牌照有望開閘。根據上述指南,設立個人征信機構的,要具備或符合多項條件才予以批準,其中包括出資額占公司資本總額5%以上或者持股占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東(主要股東)信譽良好,最近3年無重大違法違規記錄;注冊資本不少于人民幣5000萬元;個人信用信息系統符合國家信息安全保護等級二級或二級以上標準等。舉報反饋
關鍵字標籤:www.liidda.com.tw
|